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政治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2012年初中政治教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二(2)

时间:2012-5-29 16:13:23 点击:

  核心提示:2012年初中政治教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二...
22.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 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 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 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 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 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 元。
材料二2003 年、2007 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2003 年2007 年年均增长速度
GDP13.58 万亿元25.73 万亿元10.8%
财政收入2.17 万亿元5.13 万亿元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 元13786 元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 元4140 元6.8% 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 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 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 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 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 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 分)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4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5 分)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5 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师从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莫扎特写了一段曲子让海顿弹奏,海顿弹奏了一会儿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在钢琴两端弹奏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 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过乐谱弹奏,遇到那个出现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只见他俯下身,用鼻子弹奏出来。这一动作令海顿感慨不已。
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创新的什么特征?材料如何体现思维创新的这些特征?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1.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并简述学校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答案解析】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在此题中,2007 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 元。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 件,那么当2008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 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 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 元,即M=10 元。此题的一半完成,容易造成失误的就是后半部分,即对贬值20%的理解。有人认为货币贬值20%, 那么10 元钱的商品,就要用12 元钱来购买,由此得出A 项答案,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此种推理用公式表示是:M=10×(1+20%)=12 元。这一公式表示的不是货币贬值20%,而是商品增值20%,因此是一种错误的推理,也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计算货币贬值后该商品的货币表示,我们可以先假设货币贬值后该商品货币价值为X。那么当货币贬值20%后,则有X×(1-20%)=10,通过计算X=12.5 元。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理解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通俗地说就是货币不值钱了,不能买到原来它所能买到产品了,那么货币贬值20%后,原来用10 元能买到一单位M 商品,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 商品。即0.8M=10 元,
计算可知M=12.5 元。
2.B 【解析】①②两项明显错误,混淆了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排除。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水稻杂交,一种基因作用于另一种基因,从而培育出新品种,③④两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某地初步形成了汽车生产的完整配套网络,这为众多汽车厂商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减少
了这些工厂进行配套设施的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降低只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方面,也只是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故直接原因只能是D。
4.C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故“一般的火”不可能独立于“个别的火”。 ①的说法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排除。②的说法正确。“热”的感觉是主观, 是由“火”引起,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并不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只要人没有通过实践接触火, 人是不可能感觉到火的“热”的感觉的。故③正确。火“热”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存在“热”与“不热”因人而异的问题。故排除④。
5.C 【解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只是权力机关。故排除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有权制定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不享有独立的立法权。故排除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依照我国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6.A 【解析】当物价过快上涨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存款,增加企业贷款成本,从而使投资下降,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①项正确。本币升值后,本国出口到进口国的商品,用进口国的货币表现, 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量的增加,②项错误。③项正确,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会制约其消费需求,引起供求关系变化,使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④项错误,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会增加大量的社会需求,从而加剧物价上涨。
7.D 【解析】根据题干的“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一要求,可知D 项符合题意。 
8.B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假设2008 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1,其价值总量为1 元/件×1 件=1 元,那么2009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X 元,就有X 元/件×1×(1+25%)=1 元,通过计
算可得,X=0.80 元,B 项正确。
9.D 【解析】恩格尔系数越低,标志着生活水平越高,跟收入无关,因为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
10.A 【解析】关键词在于“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运行”,说明在我国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与B 无关,而C 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只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D 的表达也是片面的。
11.A 【解析】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消亡的,④错误,违背了发展的观点。因此选A。
12.B 【解析】①④观点表述片面,错误在“普遍”、“能否创造”;开发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发展价值,也有经济价值,这也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联系,②③正确。
13.C 【解析】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集中力量来办大事。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以及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职能。
14.D 【解析】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体现了文化职能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家职能,没体现政治职能。所以排除①选项。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国家的强有力的政治动员力。研制大型飞机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力。
15.B 【解析】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应当是在综合指导下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所以②说法错误。
④中决定的说法错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研制大飞机战略体现了审时度势的道理。国家转变
体制机制,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整合全球资源,体现了系统综合思维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6.AD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对于这些基本观点考生都能把握。该题所给定的人们关于对龙的形象的各种说法,正好体现了意识的本质,即“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D 项);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来源于客观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但是虚幻的观念仅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C 选项是错误的;也就是列宁所概括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A 项)。但并非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人的主观性还可以根据现实进行想象或对现实进行虚幻的反映,因此B 答案也是错误的。则AD 二项是该题的正确选项。
17.AC 【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实现公平,不属于再分配,所以不能选B。增值税与调节收入分配没有关系,因为它是实行比例税率的,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一般都按你增值部分的17%交税,
所以D 错误。 
18.ABCD 【解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B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唯物史观中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观点的应用。AD 项是错误观点,不选。BC 项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
20.ABD 【解析】题中所讲的事情,首先说明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D 项),显然不是说“人与自然是相
互利用的关系”(C 项);还说明了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B 项);还指出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A 项)。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排除错误选项C,ABD 三项则为该题的正确的选项。
三、材料分析题
21.【答案要点】(1)①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缺陷性,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央行两次上调贷款利率是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体现。 ②央行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③房产商虚拟交易、囤积居奇、哄抬房价、扰乱市场秩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与市场交易诚实守信的原则。
(2)①采用税收政策,对炒房的人,征收一定的营业税、房屋闲置税,缩小炒房的利润空间。因为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②采用行政命令,严厉打击市场虚拟交易、囤积居奇、哄抬房价等行为;出台一系列政策,如规定购买新房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上市,不准期房上市。行政手段调节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是宏观调控的几种手段之一。 ③增加房地产的土地供给,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投入,保障了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保证社会的稳定。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消费受家庭收入因素的直接影响。 ④银行加大贷款准入审查力度,提高炒房的门坎,防范金融风险。因为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2.【答案要点】(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 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 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的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二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 增速。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⑥协调区域发展。
23.【答案要点】(1)①通过法律实施、规划、健全取水许可等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② 深化水价改革,发挥价值规律作用。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发挥财政作用。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借助国际金融组织,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24.【答案要点】(1)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2)体现:①莫扎特根据自己谱写的曲子弹奏,无法用手弹出键盘中间的音符时,用鼻子来弹奏,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②莫扎特不采用常规的方法,凭借灵感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③莫扎特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产生的效果出乎意料,体现了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人为地将各个阶段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从生理方面来看,如果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教育者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