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审核贯穿优选工作全过程。发现报考人员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并查证属实的,取消优选资格。
四、管理培养
(一)岗前培训。优选的青年人才正式到岗前,组织岗前培训。
(二)试用期管理。优选的青年人才与枣庄市青年人才储备中心签订试用期合同,办理聘用手续,工资和社会保险等由枣庄市财政负担,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或主动放弃的,不再聘用。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可按照职称评聘有关规定优先评聘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对考核优秀的博士、硕士,根据职位空缺情况,可安排担任事业单位科级领导职务。
(三)基层挂职锻炼。优选的青年人才正式聘用后,先不分配到具体单位,统一组织到基层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为1年(含试用期)。挂职期满,由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并综合考虑表现情况、专业背景等因素,安排到市直或枣庄高新区事业单位工作。对于本人志愿留在基层工作的,可根据工作需要予以安排。
(四)后续管理。优选的青年人才,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后备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来源,由组织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经推荐优先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博士、硕士可在编制职数空缺范围内优先落实正科级、副科级职务,工作满3年、具备条件的优先调任到公务员岗位。
五、待遇政策
(一)补贴补助。对优选的青年人才中未享受过我市高校毕业生补贴政策的,参照枣庄市事业单位引才政策,按照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硕士每人每月1000元、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按月发放到个人工资账户,连续发放3年。上述租房和生活补贴,在试用期间(含挂职锻炼)由市级财政负担,试用期满后由用人单位同级财政负担。引进后工作3年内在枣庄市购买首套住房并已缴纳契税的,由住房所在区(市)财政分别给予10万、5万元、2万元购房补助。
(二)配偶安置。优选的博士需要安置配偶的,根据配偶单位身份性质,采取组织调动、单位协助或个人联系等方式予以安置。原在企业或没有工作的,同级组织人社部门优先推荐就业。
(三)子女就学。优选的博士,子女在义务教育节点适龄升学,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全市范围内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公办幼儿园)就读。优选的硕士,子女入托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同级教育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予以落实。
本公告由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报名咨询电话:
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0632—8686809 18806372359
技术咨询电话:
枣庄市人事考试中心0632—3362789
附件:1、枣庄市2020年青年人才优选高校目录
2、枣庄市2020年青年人才优选专业分类目录
山东省枣庄市青年人才优选工作办公室
2020年3月3日
附件1
枣庄市2020年青年人才优选高校目录
(共80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附件2
枣庄市2020年青年人才优选专业分类目录
一、硕士需符合以下一级学科专业要求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二、本科生需符合以下一级学科专业要求
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地理科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化工与制药类、矿业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