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音乐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2012-2013年中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和声学的基础知识一(2)

时间:2012-9-19 16:23:21 点击:

  核心提示:2012-2013年中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和声学的基础知识(1)...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比如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

还有一种大小调关系称为“同名大小调”或“同主音大小调”,是指大小调共享一个主音,而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比如c大调和c小调。

而关系大小调不共享主音,主音间相差小三度。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同主音大小调要比关系大小调更近,转调更自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正好相反,关系大小更近。

4、旋律小调及和声、和旋律大调;和弦的转位

我们看到,和声小调的vi级和vii级音之间是一个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这两个音级时,这个曾二度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如果用还原的vii级音,及自然小调音阶,就没有了这个增二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一个大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级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生矛盾。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高,增二度变成了大二度。这种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音阶只有上行时vi级和vii级是升高的,下行时就同时还原了,和自然小调的下行相同。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行、下行规则,用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高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和a大调音阶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iii级音,前者是 c后者是c#。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概念,区分大小调的唯一标准是i级和iii级间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调)还是小三度(小调),其它音级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音阶是大调还是小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完了大小调体系中的三种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大调,其实也分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只不过后两种大调没有那两种小调常用。

和声大调中的vi级音是降低的,用这个音构成的下属(iv级)和弦是小三和弦。

这个和弦对i级的倾向比大三和弦的iv级更强。

无论是作为大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进行到i级和弦,称之为“变格进行”;如果是在终止中,及被称为“变格终止”。这种进行通常用在一个乐曲或一个段落的结尾,作为补充,或称主和弦的延续,以增强终止的感觉。例如这样的和声进行:i-vi-iv-ii-v-i-iv-i。

而i-v-i称为“正格进行”或“正格终止”。i-iv(iv)-v-i在终止中被称为完全终止。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和弦的最低音都是根音,被称为“原位和弦”。如果和弦根音向上翻一个或几个八度,不再是和弦最低音时,我们称之为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总共有两个转位,被称为六和弦和四六和弦:

多数原位和弦都可以用它们的转位和弦代替。但习惯上,乐曲的开始和结尾较多是用原位的i级(弱起小节有很多是用原位或转位的v级)。

古典和声中,转位和弦经常被用作原位之间的过渡。

四六和弦经常用作原位和弦和六和弦的过渡。

在古典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中(乐段的停顿称为“终止”,往往以主和弦结束;乐句的停顿称为“半终止”,往往以属和弦结束),我们经常能看到属和弦(v级)前有一个强拍上的主四六和弦,这个和弦称为“终止四六和弦”。

原位和转位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和弦的低音位置(及原位还是哪个转位)其实就是和弦用什么音作为低音,因此,其主要作用还是得到一个好的低音线条,在通俗音乐中就是好的bass声部的主干。多数情况下,低音线条才是决定和弦用原位还是哪个转位的关键。

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规则恐怕就是:不能八度平行和五度平行。

八度平行被认为是使和声进行突然减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在古典音乐中被认为是和谐度仅次于八度的音程,它太和谐了,以至于平行的五度使人感觉也象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平行这一规则被德彪西打破之后,无论在现代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再也不是问题了。

德彪西式的美妙九和弦平行

爵士乐中的和弦平行

5、和弦的开放排列,重复音及四部和声

当和弦音不是按照音高顺序排列,而是相隔一个音排列时,就会得到类似下面这个和弦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叫:“开放排列”。

而我们以前一直用的排列方式叫“密集排列”。

在古典音乐中,和弦除低音以外的各音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八度,而低音和它相邻的上声部则不受这个***。这个原则源于声音在物理上的自然泛音列。我们看到,泛音列是从疏到密排列的,及越向上音程越小。

泛音列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向下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低,向上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高。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受教会音乐影响非常深远,和声学是从宗教四声部圣咏的写作原则发展而来,因此传统和声教学都是以四声部圣咏为基础。四个声部的名称自上而下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 (tenor)、和男低音(bass)。和声学习题和范例通常把四个声部写在钢琴谱上。

三和弦共有三个音,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四部和声当中呢?这就需要重复至少一个音:三和弦的原位通常重复根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上三声部是音高相邻排列的为密集排列法,如第一、三、五个和弦;反之是开放排列法,如第二、四、六个和弦。)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通常重复根音或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四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个和弦是混合排列法,因为上三声部间既有相隔排列又有相邻排列;第二、四是开放排列法。)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通常重复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五个和弦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个和弦是开放排列法。)

运用这些排列方式,在没有八度、五度平行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写作传统和声了,下面是按照四部和声形式写的和声公式:i-vi-iv-ii-v-i

下面是一个学院里典型的和声习题片段:(从降b小调转到b小调)[摘自鄙人的和声练习]

由于我们的教程主要是面向流行音乐家的,所以我不在传统的四部和声上过多停留,只是要说明一些对于现代流行音乐仍然重要的一些原则:

(1) 重复音:当声部的数目多于和弦音的数目,需要重复时,三和弦应根据根音优先、五音其次、三音最次的原则,除了一些例外(例外将在后面一一介绍)。

(2) 保持各声部线条通畅,尽量使每个声部都有一定的旋律性(那些和声性乐器,及一个乐器演奏多个声部的,如钢琴、吉他除外)。

(3) 注意各声部的分工:高声往往是旋律声部,重要性自不必说。(当然,也常常有次要声部在主旋律之上的情况。) 内声部较为平稳,略有旋律性。(还要注意演奏内声部的乐器本身的特性。) 低声部除了旋律性外,要注意给音乐以稳定的低音的感觉,如果低音流动的象主旋律,就很可怕了。(低音线条不一定比主旋律流动的慢,但不是同一种流动方式。)低音也不能象内声部一样平稳而缺乏跳跃。一般情况下,低音在乐曲的开始是较平稳的,到了***和结尾处,常有四、五度的跳进,来增强和声的推动力。具体的处理方法不能在几句话中完全说清,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详细介绍。总之,好的声部写作中的高声部、内声部和低声部应该是不能随便互换的。

(4) 八度平行在两个独立声部间是不允许的,除非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声部,而是同一声部的八度重复。五度平行在通俗音乐中不受***,但应注意,五度平行是和西方古典音乐格格不入的,它是另一种效果,你的作品是否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而不是声部写作中的失误。

(5) 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声部交错:声部交错是指原先在下面的声部跑到其上声部的上面了,这样的声部进行,使声部本来的线条不清楚。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