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地理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地理教师招聘考试世界各地气候分析资料(2)

时间:2011-8-27 16:06:10 点击:

  核心提示:1. 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地带性完整,类型多样(10种)。缺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2)季风气候典型,范围广。(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3)大陆性显著,干旱范围广。 成因:(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1o17ˊN~77o43ˊN B.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东...
                亚速尔高压(冬季弱,夏季强,位置偏北)

落基山东侧冬季易受焚风影响。

C. 西印度群岛和中美地峡:受地形影响较大,常年盛行东北风。

5. 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温暖湿润的大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气候类型结构具有独特性(东西分异明显,与北美相似)

成因:(1)位置:

A. 纬度位置:56oS~12oN。

B. 海陆位置: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加勒比海,西北与中美地峡相连。

(2)大陆轮廓:

A. 北宽南窄,在40oS以南收缩为半岛,热带区域所占经重较大,大部分在10oN~30oS范围内。

B. 海岸线平直(比非洲曲折),沿海缺少海湾,半岛很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只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湾。

(3)地形:

A.安弟斯山脉分布在南美西部贯穿南北,阻挡东西气流(包括东北、东南信风),起到屏障的作用。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有明显差异。

B.高原和平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低,使气流可直入大陆。

(4)大气环流:

A. 大陆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中心。

B. 北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C. 南部常年受西风环流影响。

(5)洋流:东为巴西暖流,西为秘鲁寒流。

6. 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气候的分布呈开口向西的半环形分布。

(2)干旱面积大

(3)降水量呈半环状分布

(4)普遍暖热

成因:

(1)       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

A. 大陆轮廓:南北窄,东西宽。

B. 海陆位置:西为印度洋,东为太平洋。

(2)       地形:山地在东部沿海,中、西部缺少高大山地,使其不受大地形的屏障作用影响,气候带呈纬向分布。东部的在分水岭对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有屏障作用,使气流不能向西深入内陆,同时使山地的东坡降水较多。

(3)       洋流: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减温减湿。

(4)       大气环流:

A. 高穿过大陆中部,使气压带控制大陆的范围增大,因副高下沉气流控制,使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炎热。

B. 东南信风来自南太平洋,气流暖湿。

7. 南极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严寒的冰原气候,风速很大,全年均温<0oC。
成因:纬度高,地势高。

8.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表现?
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9.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
  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10.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
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11.塔尔沙漠的成因?
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
(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12.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
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13.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3)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
(4)南部的副高可达18oN。
14.纳米布沙漠的成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 影响,减温减湿。
15.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
16.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本区域身居内陆,既受不到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的影响,又无法受到大陆西岸三圈环流中西风的影响,故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内陆荒漠区。
17.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1)受南非高原地形的阻挡,干热气流不可以影响到东海岸。(2)东岸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充沛的水汽。
18.红海两岸成为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两岸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蒸发旺盛,炎热干旱。且红海的水面狭窄,不能给两岸地区带来降水。
19.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
受副高的影响以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20.澳大利亚中西部成为沙漠气候的原因?
受副高、信风带以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21.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处于南北纬10o之间,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因(1)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来自几内亚湾的气流,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沿海有降水,但难以进入东非高原。
(2)西南气流本较浅薄,进入东非高原就更薄,故降水少,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夏南冬时处于18oN,北冬南夏时向南移,经过东非高原的时间短,降水量少。
22.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3.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故降雨较多。而西岸则处于背风坡的位置,且吹的风主离岸风,故降水较少。
24.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夏季时,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时,东北部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来,水汽较充足,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加大了其水汽的含量,故澳大利亚东部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25.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纬度低,气温高。

26.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
阿拉伯半岛三面被陆地所包围,常年受到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风从陆地吹到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
印度半岛三面为海洋,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风从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岛,带来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使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季风,且此时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气流向四周辐散,影响印度半岛,使其降水少,形成干季。
27.东部非洲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沿岸的暖湿水汽难以进入东非高原,使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8.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受到几内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29.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
地中海沿岸地区刚好处在开口向西的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的时候,水汽能进入地中海并影响沿岸地区。而其它地区则受地形的影响,面积较狭小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分享到: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