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事业单位招聘 公务员考试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最新公务员考试 最新教师招聘信息  最新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中学教师资格试题 >> 内容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新试题及答案解析一(3)

时间:2014-10-16 16:34:33 点击:

二、辨析题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3.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较严厉。

  5.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6.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7.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8.只要有强迫观念,就有神经症的表现。

  9.学生对真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间接指导。

  1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三、简答题

  1.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概念。

  2.列举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3.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5.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6.简述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材料分析题

  1.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

  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2.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于是把头发剃成足球式的形状。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否则不准许他上课。于是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刘某来到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他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也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但是刘某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依然不允许他上课。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答案解析】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一所二文艺专科学校,而西欧最早的则要算雅典时的弦琴学校。

  2.B【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3.A【答案解析】用途扩散就是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

  4.C【答案解析】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原型启发。

  5.C【答案解析】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往往从根本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心理特点,对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产生强大的控制作用和影响力。

  6.A【答案解析】智商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7.C【答案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8.D【答案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9.D【答案解析】审美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0.B【答案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11.D【答案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12.B【答案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13.C【答案解析】学校绩效是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14.B【答案解析】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15.C【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16.D【答案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17.A【答案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8.D【答案解析】布鲁纳建立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9.A【答案解析】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

  20.B【答案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阐述。  21.B【答案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的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所以通过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22.B【答案解析】“高原现象”指在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通常在技能学习过程的中期容易发生“高原现象”。

  23.C【答案解析】画示意图属于组织策略。

  24.D【答案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5.A【答案解析】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6.D【答案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主要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7.D【答案解析】分析学习结果是教学评价的内容。

  28.C【答案解析】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9.B【答案解析】自然实验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

  30.D。

二、辨析题

  1.正确。答案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错误。答案解析: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正确。答案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4.错误。答案解析:题干所指是斯巴达的教育。

  5.错误。答案解析:这是新时代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6.错误。答案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亍: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7.错误。答案解析: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8.错误。答案解析: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9.错误。答案解析: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因此对这些问题应给以直接指导。

  10.错误。答案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三、简答题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这一界定明确了学习策略四个方面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朗望。

  3.(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最近发展区。

  4.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5.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共青团活动,这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开展活动来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4)劳动,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5)班主任工作。

  6.(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四、材料分析题

  1.(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贯彻启发性原则还应注意:①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②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④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来源:网络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文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qq:799752985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