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算术平均数
【答案】D
【答案解析】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它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11.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案】C
【答案解析】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为什么”。
12.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
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答案】A
【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而不是促进知识深刻内化。
13.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答案】B
【答案解析】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14.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博雅教育
B.全面发展教育
C.应试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B。
15.( )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答案】A
【答案解析】《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渗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A
【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法》是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依据制定的。 17.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
A.五或六周岁
B.六或七周岁
C.七或八周岁
D.未作确定
【答案】B。
18.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答案】C。
19.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民族差异
【答案】C
【答案解析】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0.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
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答案】D
【答案解析】任何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发生。
21.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
A.团结协作
B.教书育人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答案】B
【答案解析】教书育人是在教师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中最主要、最基本的。
22.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答案】B
【答案解析】华佗是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麻醉剂,并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医学家,堪称“外科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