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答案】B。解析: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
14.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极高水平
【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水平是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
15.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答案】A。解析:布鲁纳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
1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答案】C。解析:略。
1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8.“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答案】B。解析:略。
19.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C。解析:复式教学是两个以上年级内进行的,与学生多少无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多少,而且复式教学情景下,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
20.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答案】C。 解析:略。
二、辨析题
1.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答案】错误。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管理机制。
2.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答案】正确。解析: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
3.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
【答案】错误。解析:惩罚不等于体罚,必须严格避免体罚。
4.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答案】错误。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参考答案】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①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②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强调内部奖励。
3.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4.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参考答案】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