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小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2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D 2.C 3.A 4.D 5.C 6.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7.(1)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8;兼语结构;疑问。
9.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0.(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了狂风之猛以及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1分)(2)运用比喻(博喻)修辞手法(1分),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诱人。(1分)
11.(1)她是一位普通的保姆,是勤劳纯朴的劳动妇女。(2)具有爱人胜过爱己的宽厚善良的品格。(3)对生活要求很低,没有任何奢望,只求能养活自己及家人,满足于苦难中的卑微生活。(4)她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也是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的缩影。(答出1点给2分,满分6分,大意对即可。)
12.(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提高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2)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语文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语文活动。(4)因此,语文课程必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更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答出1点给2分,满分6分。大意对即可。)
四、鉴赏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
13.(1)①“狡黠”有两个义项,一是指诡诈,狡猾;二是指机灵。(1分)这里用来表现苏老师的教育智慧,同时为出人意料的结局埋下伏笔。(2分,大意对即可。)②“讷讷”有两个义项,一是指说话迟钝谨慎、低语貌;二是指不善于表达。(1分)这里用“讷讷”一词表现卢华“不知为不知”的诚实坦率的性格特点。(2分,大意对即可。)(2)“悟”所指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了这幅世界名画原来被倒挂了;二是悟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做人道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点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
14.内容浅近,思想单纯;反复重唱,生动活泼;篇幅短小,易记易诵;节奏明朗,音韵和谐。(每点2分,共8分,要求能够结合所给儿歌分析。大意对即可。)
15.质朴无华,简单直接;浅近口语,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幽默风趣;重复话语,加深印象;注重生活,富有个性。(每点2分,共10分,要求能联系文本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16.(1)从总体上看,该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观,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3)突破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游戏的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5)主要问题在于教师的引导工作还比较生硬,甚至越俎代庖,教学组织工作也显得较乱。(写出1点给2分,共10分,要求能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大意对即可。)
六、技能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17.课堂问题可以从多角度设计,例如从整体上设计,可以在导入的时候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先听老师把谜面读一下(师读《画》),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吗?也可从局部设计:(教师在讲到“春去花还在”时,演示“花”分解图片)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说明设计理由时,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体验、生活、主体、探究等角度来阐述,强调问题的知识性、启发性和情趣性。(设计问题2分,阐明设计意图3分。)
18.(1)“首当其冲(地)”应改为“首先”,或删去;“合龙”应改为“合拢”。“可爱的曾经在屋檐下呢喃的燕子……”应改为“曾经在屋檐下呢喃的可爱的燕子……”(写对1点给2分,共6分;仅找出问题未作改正不给分。)(2)评语必须简洁而又言之有物,而且能恰当处理好指导学生、指出不足与鼓励学生之间的关系。语言应生动,富有个性。(评语内容精当给4分,形式新颖给2分,语言生动给2分)
评语示例(仅供参考):你的习作带着浓浓的秋味。你描写得既有顺序,又有重点。秋天是美丽的,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你在文中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这幅秋景写得很有情趣。你自始至终都表达着自己感情的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初学写作的二年级小同学,你能写出这样的秋景,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