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公务员考试 医院招聘  银行招聘 高校教师招聘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事业单位招聘 公务员考试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教师招聘网 >> 厦门教师招聘网 群号:809877676 >> 内容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优培生选拔公告(教育类)

时间:2025/10/30 10:15:50 点击:

文武教师温馨提示:近期文武教师网收到举报,有诈骗分子发布虚假信息,进行骗取报名费,如信息中涉及报名收费,请各位老师谨慎鉴别,确认无误后再缴费报名,以免上当受骗,一般教育局组织的招聘才需要支付费用,学校招聘不需要支付,文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欢迎加入福建教师招聘群:369245610,考情、招聘信息早知道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青年人才队伍,我市深入实施“青鹭英才优培行动”,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选拔引进一批博士(博士后)。现公告如下:

一、中学教育类

(一)选拔对象

2026年毕业于以下学校(专业)的博士:①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指ARWU、QS、THE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下同)最新前100名学校;②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高校相应建设学科;③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以上须为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阶段原则上在上述高校院所或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高校就读。其中,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毕业的博士,本科原则上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历、学位符合以上条件且在上述高校院所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含博士后)也纳入选拔范围。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不列入选拔范围。

(二)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品学兼优,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2.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1987年7月31日及以后出生)。

3.须在2026年12月3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博士后出站);境外大学毕业生须在入职前提供学历认证(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学历(位)或学历认证的,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4.符合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资格条件(详见优培生报名系统中相关信息)。

5.承诺在厦门市服务不少于7年。

6.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2018年修订)》体检要求。

7.自报到之日起2年内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

(三)政策待遇

1.工作单位。根据个人报考意愿选拔到市教育科研机构任职或学校任教。

2.岗位待遇。引进录取后,可办理入编手续,直评并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享受相应岗位层级待遇。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和人才需求,实行协议工资,所需绩效工资执行单列管理,不计入用人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有关待遇详见优培生报名系统中相关信息,以实际签订合同为准。

3.安家补助。来厦前3年,每年给予10万元生活补助;来厦3年并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4年以上聘用合同后,第4至第7年每年给予6万元生活补助(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四个区工作的,第4至第7年每年给予7万元生活补助)。

4.住房保障。可认定我市C类高层次人才,申请130万元购房补贴或申购最高100平方米人才房或享受每月6000元(最长5年)的租房补贴。其中,购房补贴分10年发放:首次发放30%,第2至第5年每年发放10%,第6至第10年每年发放6%。(具体以申请时的政策为准)

5.培养培育。优培生纳入市级名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选拔引进3年内,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1名特级教师作为培养导师;符合条件参评市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或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6.其他待遇。优培生在厦工作期间,其子女可结合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推荐在工作地或生活居住地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配偶需随迁安置的,可帮助协调同性质单位调动或优先推荐就业,或申请5万元一次性随迁安置补贴。鼓励用人单位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补助办法。

(四)管理考核

市教育局指导用人单位负责优培生的日常管理、考核和服务保障。引进录取后,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合同(第1年为试用期)。引进3年期满后,由市教育局会同用人单位组织期满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与用人单位继续签订4年以上合同;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按聘用岗位层级待遇延长合同期1年,延长考核仍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五)选拔程序及报名方式

1.选拔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核、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签订三方协议等。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报名审核;2026年1月底前完成面试选拔(面试安排另行通知);2026年3月中旬前确定拟录用人选并公示;原则上于2026年8月前报到,未能在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的,须于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的次月内报到。资格审核贯穿选拔引进工作全过程。

2.报名方式:请于公告发布之日起登录“厦门i人才数智平台”报名系统注册报名(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s://irencai.xmdjej.gov.cn/),每人仅可选择报考一类岗位,最多可报考3个岗位。报名时间截至2025年12月9日18:00(北京时间,下同)。考生注册、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后,将自动生成《厦门市2026届优培生报名表》。考生资格初审通过后,自行下载报名表双面打印并加盖院(系)党委、学校就业部门公章后(境外高校院所加盖学院行政章或由导师签字),扫描或拍摄成清晰的电子文档(jpg、png、pdf格式,大小100K-300K),于2025年12月13日18:00前上传至报名系统。

(六)其他事项

1.考生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凡弄虚作假,以及冒名顶替、违反考试纪律的,一经查实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签约、报到,否则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特殊情况经相关部门研究同意的除外。

3.报考环节不收取任何费用。考试不划定复习范围,不指定任何参考用书或资料,不举办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4.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如有变动,应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5.联系方式:

厦门市教育局:+86-592-2135597;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86-592-2666053;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86-592-5766167;

厦门外国语学校:+86-592-8063273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86-592-6105009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86-592-5658575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86-592-2510202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86-592-6273231

厦门信息学校:+86-592-5561163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86-592-2665097

厦门市委组织部:+86-592-2893880;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86-592-2892880。

6.本公告及其它未尽事宜由厦门市委组织部会同厦门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高校科研类

A类:

(一)选拔对象

2026年从以下学校(专业)出站的博士后:①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前100名学校;②重点高校优势学科(附件);且博士需从以上高校(专业)毕业,本科、硕士阶段原则上在上述高校院所或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高校就读。

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符合以上条件且在上述高校院所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也纳入选拔范围。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不列入选拔范围。

(二)资格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科技事业,品学兼优,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2.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1987年7月31日及以后出生)。

3.须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博士后出站;境外大学毕业生须在入职前提供学历认证(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学历(位)或学历认证的,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4.参与过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或有国(境)外著名高校学习经历,或获得过校级以上学术奖励,或在本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5.符合用人单位提出的相关专业资格和条件(详见优培生报名系统中相关信息)。

6.承诺在用人单位服务不少于5年。

7.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参照《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2018年修订)》体检要求。

(三)政策待遇

1.工作单位。根据个人报考意愿选拔到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教学科研岗任职。

2.岗位待遇。引进录取后,直评并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享受相应岗位层级待遇,可办理入编手续。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和人才需求,实行协议工资。有关待遇详见优培生报名系统中相关信息,以实际签订合同为准。

3.安家补助。厦门市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10万元;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四个区工作的,前3年每年再给予5万元生活补助。

4.住房保障。可认定我市C类高层次人才,申请130万元购房补贴或申购最高100平方米人才房或享受每月6000元(最长5年)的租房补贴。其中,购房补贴分10年发放:首次发放30%,第2至第5年每年发放10%,第6至第10年每年发放6%。(具体以申请时的政策为准)

5.培养培育。引进半年内,由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及科研启动经费;选拔引进3年内,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1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或相关学科带头人作为科研导师;首聘期考核通过的,可向用人单位申请赴国内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不少于1年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符合条件参评市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或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6.其他待遇。在厦工作期间,其子女可结合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推荐在工作地或生活居住地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配偶需随迁安置的,可帮助协调同性质单位调动或优先推荐就业,或申请5万元一次性随迁安置补贴。鼓励用人单位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补助办法。

(四)管理考核

用人单位负责优培生的日常管理、考核和服务保障。引进录取后,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合同(试用期以合同或协议为准)。5年聘期满后,由用人单位组织期满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与用人单位继续签订5年合同;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延长合同期1年,延长考核仍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用人单位有权不予续聘。

(五)选拔程序及报名方式

1.选拔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核、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签订三方协议等。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报名审核;2026年1月底前完成面试选拔(面试安排另行通知);2026年3月中旬前确定拟录用人选并公示;原则上于2026年8月前报到,未能在7月31日前出站的,须于出站后的次月内报到。资格审核贯穿选拔引进工作全过程。

2.报名方式:请于公告发布之日起登录“厦门i人才数智平台”报名系统注册报名(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s://irencai.xmdjej.gov.cn/),每人仅可选择报考一类岗位,最多可报考3个岗位。报名时间截至2025年12月9日18:00。考生注册、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后,将自动生成《厦门市2026届优培生报名表》。考生资格初审通过后,自行下载报名表双面打印并加盖院(系)党委、学校就业部门公章后(境外高校院所加盖学院行政章或由导师签字),扫描或拍摄成清晰的电子文档(jpg、png、pdf格式,大小100K-300K),于2025年12月13日18:00前上传至报名系统。

(六)其他事项

1.考生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凡弄虚作假,以及冒名顶替、违反考试纪律的,一经查实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签约、报到,否则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特殊情况经相关部门研究同意的除外。

3.报考环节不收取任何费用。考试不划定复习范围,不指定任何参考用书或资料,不举办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4.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如有变动,应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5.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86-592-2182259;

厦门市委组织部:+86-592-2893880;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86-592-2892880。

6.本公告及其它未尽事宜由厦门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用人单位负责解释。

B类:

(一)选拔对象

2026年毕业于以下学校(专业)的博士:①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前100名学校;②重点高校优势学科(附件)。

以上须为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且本科、硕士阶段原则上在上述高校院所或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高校就读。学历、学位符合以上条件且在上述高校院所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含博士后)也纳入选拔范围。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不列入选拔范围。

(二)资格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科技事业,品学兼优,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2.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1987年7月31日及以后出生)。

3.须在2026年12月3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博士后出站);境外大学毕业生须在入职前提供学历认证(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学历(位)或学历认证的,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4.参与过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或有国(境)外著名高校学习经历,或获得过校级以上学术奖励,或在本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5.符合用人单位提出的相关专业资格和条件(详见优培生报名系统中相关信息)。

6.承诺在用人单位服务不少于7年。

7.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参照《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2018年修订)》体检要求。

(三)政策待遇

1.工作单位。根据个人报考意愿选拔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职业学院、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厦门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民办非企业性质)教学或科研岗任职。

2.岗位待遇。引进录取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嘉庚创新实验室、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的可办理事业入编手续。引进录取到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职业学院的纳入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引进录取到华侨大学的提供长聘岗位。引进录取到翔安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厦门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的按协议或合同约定执行。外籍人才不办理入编、不纳入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可享受相关同等待遇。

引进录取到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职业学院、嘉庚创新实验室的,直评并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并享受相关待遇。引进录取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翔安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厦门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的,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相应薪酬待遇。

3.安家补助。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10万元。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四个区以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工作的,前3年每年再给予5万元生活补助。

4.住房保障。可认定我市C类高层次人才,申请130万元购房补贴或申购最高100平方米人才房或享受每月6000元(最长5年)的租房补贴。其中,购房补贴分10年发放:首次发放30%,第2至第5年每年发放10%,第6至第10年每年发放6%。(具体以申请时的政策为准)

5.培养培育。引进半年内,由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并给予社会科学类不少于5万元、自然科学类不少于20万元的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选拔引进3年内,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1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或相关学科带头人作为科研导师;选拔引进3年后的5年内由用人单位协助申请不少于1年期的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培养进修;符合条件参评市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或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6.其他待遇。在厦工作期间,其子女可结合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推荐在工作地或生活居住地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配偶需随迁安置的,可帮助协调同性质单位调动或优先推荐就业,或申请5万元一次性随迁安置补贴。鼓励用人单位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补助办法。

(四)管理考核

用人单位负责优培生的日常管理、考核和服务保障。引进录取后,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合同(第1年为试用期)。引进3年期满后,由用人单位组织期满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与用人单位继续签订4年以上合同;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按聘用岗位层级待遇延长合同期1年,延长考核仍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五)选拔程序及报名方式

1.选拔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核、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签订三方协议等。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报名审核;2026年1月底前完成面试选拔(面试安排另行通知);2026年3月中旬前确定拟录用人选并公示;原则上于2026年8月前报到,未能在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的,须于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的次月内报到。资格审核贯穿选拔引进工作全过程。

2.报名方式:请于公告发布之日起登录“厦门i人才数智平台”报名系统注册报名(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s://irencai.xmdjej.gov.cn/),每人仅可选择报考一类岗位,最多可报考3个岗位。报名时间截至2025年12月9日18:00。考生注册、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后,将自动生成《厦门市2026届优培生报名表》。考生资格初审通过后,自行下载报名表双面打印并加盖院(系)党委、学校就业部门公章后(境外高校院所加盖学院行政章或由导师签字),扫描或拍摄成清晰的电子文档(jpg、png、pdf格式,大小100K-300K),于2025年12月13日18:00前上传至报名系统。

(六)其他事项

1.考生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凡弄虚作假,以及冒名顶替、违反考试纪律的,一经查实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签约、报到,否则取消选拔或聘用资格。特殊情况经相关部门研究同意的除外。

3.报考环节不收取任何费用。考试不划定复习范围,不指定任何参考用书或资料,不举办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4.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如有变动,应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5.联系方式:

华侨大学:+86-592-6161099;

集美大学:+86-592-6181261;

厦门理工学院:+86-592-6291553;

厦门医学院:+86-592-6365052;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86-592-7769369;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86-592-5909095;

集美工业职业学院:+86-592-7790912;

厦门市委组织部:+86-592-2893880;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86-592-2892880。

6.本公告及其它未尽事宜由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科技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有关用人单位负责解释。

附件: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名单(高校科研类、企业类).docx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作者:文武教师招聘网 来源:网络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文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qq:3412729300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 没有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