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类型:事业编制
岗位类别:科学研究岗位
招聘渠道:校内外公开招聘
招聘职位: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招聘人数:26人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8917835726
E-Mail:gaozg@shu.edu.cn
岗位要求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学位要求:博士学位
年龄要求:50岁以下
职称要求:不限
上海大学特种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以“战略分工、战术合作;运营统筹、资源共享”为原则,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仿生智能机器人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产业技术难题,围绕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智能控制、场景应用等方向,构建“项目总师责任制+核心共性技术组协同”的科研管理模式,形成“虚实结合、纵横交错、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研用协同创新”的研发体系。目前研究院已布局人形机器人的若干特种应用场景落地的预研项目,启动建设特种应用场景训练场、关键技术实验室、机电测试平台等研发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向具身智能加速发展。研究院拟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约100名研究及技术开发人员规模,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诚邀校内外、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加盟,携手并进,在特种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同引领学术前沿、驱动行业变革、赋能国之重器。
一、学科领军人才(3名)
1.在海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工作并有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学术资历,学术成果突出,在机器人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2.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具有带领和组织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的能力。
3.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学科拔尖人才(5名)
1.在海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工作并有高级岗位经历或相当学术资历,取得机器人同行认可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性成果。
2.具有成为本领域学术带头人或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具备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青年创新人才(8名)
1.能够准确把握本领域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主持参与过基础性、创新型、前瞻性研究课题,取得机器人过同行认可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性成果。
2.具备争取和承担国家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任务的能力,作为学术骨干能与本领域海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与开发。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四、优秀博士后(10名)
1.系统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本领域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取得过机器人同行认可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性成果。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
3.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毕业生优先。
岗位职责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政治立场坚定,学风严谨,爱岗敬业。
2.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研发岗位要求。
3.符合研究院发展方向,具备机器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或技术专长。
4.研究方向与研究院战略任务契合,包括(但不限于):(1)机器人智能规划与导航(头部技术);(2)机器人灵巧操作与动作控制(上肢技术)(3)机器人地形自适应步态规划(下肢技术);(4)数字孪生与虚实融合机器人仿真训练(5)仿生智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设计、测试与运动控制;(6)机器人机电系统集成与测试;(7)特种场景仿生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发。
